徽商概述

發(fā)布時間:2025-01-26 08:41 信息來源:市志辦 閱讀次數:
字號: 打印 收藏

徽商又稱新安商人、徽州商人成“徽幫”,它是舊徽州府籍(歙縣、休寧縣、婺源縣、祁門縣、黟縣、績溪縣)商人成商人集團之總稱。徽人經商,源遠流長,早在東晉時就有新安商人活動的記載,以后代有發(fā)展,明成化、弘治年間形成商幫集團。明嘉靖以降至清乾隆、嘉慶時期,徽商經營達到極盛。從清道光、咸豐時期至清末民初,徽商漸趨衰落。作為中國商界中的一支勁旅,徽商曾活躍于大江南北、黃河兩岸,以至日本、暹羅、東南亞各國和葡萄牙。其商業(yè)資本之巨,從賈人數之眾、活動區(qū)域之廣、經營行業(yè)之多、經營能力之強,都是其他商幫所無法匹敵的,在中國商界稱雄數百年。徽州素稱“東南鄒魯”,生于斯、長于斯的徽商,一個顯明的特點是“賈而好儒”,“賈儒結合”?;丈痰谋举|是儒商?;丈萄芯渴腔罩菸幕芯恐械牟恍嗾n題,一向為海內外學者所關注。

徽商作為一支重要的商幫,其商業(yè)資本之巨,活動范圍之廣,經商能力之強,從業(yè)人數之多,在商界首屈一指?;丈滩粌H以自己的杰出實踐實現了雄踞中國三百余年事業(yè)的輝煌,成為中國封建社會經濟發(fā)展史上的一大奇跡。

徽人經商,源遠流長,究其原因,有以下幾個方面:

1.與日俱增的人口和山多地少的客觀環(huán)境壓力,這正如明嘉靖年間徽州一村婦所說的:“吾郡在山谷,即富者無可耕之田,不賈何待”;

2.豐富的物產、便捷的水路交通刺激徽人經商;

3.徽人思變精神的內地動力加上當時我國經濟重心南移的外部契機。而其三者,最主要的也是最本質的是徽人的思變精神。

當然,徽商之所以能稱雄商界數百年,成為全國十大商幫中之翹楚之一,是與它的賈而好儒的本質特點分不開的。

徽商的賈而好儒首先表現在其思想觀念上的崇儒重儒。如在黟縣古民居村落西遞村有這樣一幅楹聯"讀書好,營商好,效好便好;創(chuàng)業(yè)難,守成難,知難不難",從中便可看出徽從對儒與商的看重?;丈藤Z而好儒還表現在他們的實際行動上,即不少商人致富后,或棄賈業(yè)儒,或棄賈就仕,不少徽商甚至選擇了一條捐貲買官的道路。

那么,徽商賈而好儒的原因是什么呢:

1.徽商所在地區(qū)是一個有著深厚文化積淀的地區(qū);

2.為了獲得與經濟地位要稱的社會地位需要以“儒”為外衣來包裝自己。

植根于厚實新安文化土壤之上的徽商,作為一個整體文化素質較高的商幫,他們在商業(yè)活動中大多自覺用儒學思想來規(guī)范自己的經營活動,講究義利之道,見利思義,以義取得利,講究誠信商德,不欺妄奸詐,貨真價實。他們善于把握商機,權衡大道,在商海競爭中技高一籌。他們大多在致富后重視文化建設,捐資興學,刻書藏書,修方志,邀講學,培養(yǎng)子弟讀書入仕,謀求政治地位的提高,同時也促進了地方論的繁榮,孕育了一大批國家的杰出人才。自明清以來,徽商以自身的開拓進取創(chuàng)造了輝煌業(yè)績--商業(yè)的繁榮和文化的成就,同時形成了一種儒商精神,樹立了一代儒商的形象。

對于中國的經濟發(fā)展,徽商的興衰已經成為過去的歷史。但是,“儒商”作為一種歷史文化現象,卻仍然值得我們總結回味,它對于我們今天發(fā)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,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現代化,仍有重要的啟發(fā)和借鑒意義。

世紀之交,建立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,有利于加快現代化步伐。市場經濟本質上是一種法制經濟,它的基礎是經濟自由、經濟公平、平等競爭。我們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剛剛從計劃經濟脫胎而來,沒有現成的模式可供模仿,而兩千多年的封建人治傳統造成的是人們的法制觀念普遍低下,一些素質不高的商家為利所驅使,采用了不正當的發(fā)財之道。近年來假冒、偽劣、坑蒙欺詐、非法牟利常有出現。對此我們一方面需加強法治建設,另一方面加強道德教育,重視商業(yè)文明建設也極為重要。歷史上徽商鑄造的儒商精神,把實踐儒學道德規(guī)范作為商業(yè)理性的自覺追求,注重自身形象的樹立,對今天行商富有啟迪意義。